名詞解釋
樂舞事件。中國古代舉行祭祀禮儀時,凡大祀與中祀,多有樂舞獻祭,舞者人數也有定制。即天子主持禮儀時,用八佾;諸侯主持禮儀時用六佾;大夫用四佾;士用二佾〔見佾〕。孔子(西元前551∼西元前479)知道季孫氏(生年不詳)僭用天子禮制,用八佾、舞者六十四人舞於宗廟的中庭,於是發出嚴正的批評:「八佾舞於庭,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?」
八佾舞於庭
Pa i Wu Yü T´ing
名詞解釋
樂舞事件。中國古代舉行祭祀禮儀時,凡大祀與中祀,多有樂舞獻祭,舞者人數也有定制。即天子主持禮儀時,用八佾;諸侯主持禮儀時用六佾;大夫用四佾;士用二佾〔見佾〕。孔子(西元前551∼西元前479)知道季孫氏(生年不詳)僭用天子禮制,用八佾、舞者六十四人舞於宗廟的中庭,於是發出嚴正的批評:「八佾舞於庭,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?」
以八佾舞於庭進行詞彙精確檢索結果
以Pa i Wu Yü T´ing進行詞彙精確檢索結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