頭
P´u T´ou
舞蹈辭典
名詞解釋:舞蹈服飾。即包頭之軟巾,又稱「 」。 頭有四帶;二條帶繫於腦後垂之,另二帶反繫頭上,其中一作折帶,反繫頭上,使令曲折附於頭上。故亦稱「四腳」、「軟裹」、「折上巾」。 頭在漢朝(西元前206∼西元220)時,即廣為使用,北周(西元557∼西元581)武帝(西元561∼西元577)時加以改良;初期使用軟帛垂腳;隋朝(西元581∼西元618)時以桐木為骨架,使頂翹起。唐(西元618∼西元907)時,始以羅代繒。惟帝服則腳上曲,人臣下垂。宋朝(西元960∼1279)時, 頭有種種不同的形式;如直腳、局腳、交腳、朝天(二腳呈上翹狀)及順風等 頭。以下各樂舞人員多著 頭;《打球樂隊》、《諢臣萬歲樂隊》、《劍器隊》、《樂音王隊》、《禮樂隊》等。
參照:《宋史》、《唐會要》、沈括《夢溪筆談》。
頭
caput[pl. capita]
以 caput[pl. capita] 進行詞彙精確檢索結果
|
出處/學術領域 |
中文詞彙 |
英文詞彙 |
學術名詞
畜牧學
|
頭 |
cephalad |
學術名詞
畜牧學
|
頭 |
caput[pl. capita] |
學術名詞
工程圖學
|
頭 |
HD(hd, head) |
學術名詞
工程圖學
|
頭 |
head |
學術名詞
舞蹈名詞
|
頭 |
LA TÊTE |
學術名詞
魚類
|
頭 |
head |
學術名詞
醫學名詞
|
頭 |
caput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