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 :::
:::
Single 
阿肯曼
Ackerman, Nathan W.
《教育大辭書》
名詞解釋
  阿肯曼(1908~1971)是美國精神分析家,家族治療先驅。他不但接受精神科醫師與精神分析家的訓練,並受社會心理學的影響,在新舊之間架起橋樑,一方面把焦點放在患者本身的精神內在論導向的治療者,一方面把焦點放在系統功能的系統分析導向的治療者。   早在一九三八年,阿肯曼已認為家族是具有心理學及社會生活兩個層面的單位,他認為家族單位不是靜態的存在,而是動力的存在,隨著內外在的壓力產生變化。家族是一個交換媒體,所交換的價值包括愛情和物質兩方面。換言之,阿肯曼強調要了解為讀書就必須從個人與家族、社會間的互動去把握。他的觀點在當時確屬創新的見解;他在家族治療上的貢獻一直受到肯定。   阿肯曼於一九五五年在精神醫學學會發表家族關係的報告,一九五八年發表〔家庭生活的心理動力〕(The Psychodynamics of Family Life)一書,此後陸續發表家族治療的專著與論文。一九六一年創辦家族治療最權威的刊物〔家族歷程〕(Family Process),一九五九年設置家族治療研究所,阿氏死後,研究所改稱「阿肯曼家族治療研究所」,是美國最著名的家族治療訓練機構之一。
作者
劉焜輝
阿肯曼
Ackerman, Nathan W.

名詞解釋
  阿肯曼(1908~1971)是美國精神分析家,家族治療先驅。他不但接受精神科醫師與精神分析家的訓練,並受社會心理學的影響,在新舊之間架起橋樑,一方面把焦點放在患者本身的精神內在論導向的治療者,一方面把焦點放在系統功能的系統分析導向的治療者。   早在一九三八年,阿肯曼已認為家族是具有心理學及社會生活兩個層面的單位,他認為家族單位不是靜態的存在,而是動力的存在,隨著內外在的壓力產生變化。家族是一個交換媒體,所交換的價值包括愛情和物質兩方面。換言之,阿肯曼強調要了解為讀書就必須從個人與家族、社會間的互動去把握。他的觀點在當時確屬創新的見解;他在家族治療上的貢獻一直受到肯定。   阿肯曼於一九五五年在精神醫學學會發表家族關係的報告,一九五八年發表〔家庭生活的心理動力〕(The Psychodynamics of Family Life)一書,此後陸續發表家族治療的專著與論文。一九六一年創辦家族治療最權威的刊物〔家族歷程〕(Family Process),一九五九年設置家族治療研究所,阿氏死後,研究所改稱「阿肯曼家族治療研究所」,是美國最著名的家族治療訓練機構之一。
作者
劉焜輝
Precise search results by Ackerman, Nathan W.
Category Name
English Terms
Mandarin Terms
Precise search results by 阿肯曼
Category Name
English Terms
Mandarin Ter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