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詞解釋:
成本效益分析在操作上著重於投入成本與產出效益的量化比較,例如投資報酬的量化比值,即藉由效益與成本的比較來評估執行的結果,也是商業決策的重要評估方式。當企業日漸減少支出與改善生產力,成本效益分析也成為重要的商務可行性分析,如主要採購、組織改變或擴張、人力資源的投入與否、引進新科技與否、購買設備、更換代理商、導入新程序或重組或重置設備等決策。成本效益分析亦能有助於實際的金額支出之節流,節省如時間或空間等無形支出,及減低如過時或耗損等未來成本之花費等。此外,成本效益分析的過程有步驟性,包括:初始調查、可行性分析與報告呈現。在每個階段的結果中,負責執行分析的單位可以決定是否繼續進行下一步。初始調查是蒐集可行性與現況資訊之評估資訊;可行性分析包括執行所蒐集到的資訊,與短程及長程可行性之影響評估。最後,成本效益分析報告需提供可執行的適當行動的資訊給決策者,包括摘要與前言、範圍目標及方法,依據事實的判斷與執行相關的因素等訊息。
參考資料:
Dmytrenko, April L. (2007). Cost-Benefit Analysis. Records Management Quarterly, 31(1), 16-1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