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本-收益模式
Cost-Benefit Model
蓋浙生
2000年12月
教育大辭書
名詞解釋: 成本-收益模式是研訂教育計畫的一種模式。在教育計畫上,成本-收益模式與報酬率模式(the rate-of-return model)及投入-產出分析法(input-output analysis approach)觀念是一致的,都是從投入(成本)因素來分析產出(收益或報酬)值的大小,以確定那一類的教育投資對當前或未來是有利的。
不論是成本-收益分析或是報酬率的計算,不僅可以反映出目前經濟、社會結構對教育產出需求的情形,也可以預測未來人力需求的趨向,此一結果,可以作為研訂教育計畫的依據。因為某類教育收益或報酬率高,表示這類教育的產出(畢業生)社會仍有其需求量,失業率亦較低,在研訂教育計畫時,可以考慮增加學生的人數到某一個限度。
成本、收益分析或報酬率的計算方法,有淨現值法(present net value)及收益率法(the rate-of-return)兩種方法;計算的結果,均可供教育部門及個人未來選擇教育類別的參考。
不過,收益率或報酬率的計算,僅是從個人就業率及所得方面來衡量,是偏重於貨幣性的利益(monetary benefit),其非貨幣性的利益(non-monetary benefit)則無法予以計量。教育的目標與功能是多方面的,不能僅就經濟層面予以考量,這是個人在選擇教育類別及研訂教育計畫時需要審慎考慮的。
成本-收益模式
Cost-Benefit Model
以 Cost-Benefit Model 進行詞彙精確檢索結果
|